Mr.lim邀请“豆包”进入群聊 Mr.lim 自从有了同志社交软件之后,社交首先的开启方式就是互相发送自己本人的照片,以用于确认是不是自己中意模样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交流。同志把对方的外貌和身材作为首要考虑是不可否认的现实因素,即便是没有社交软件,大家也会凭借这些要素去寻找,只是在便捷的社交工具下更加突出人性的丑恶,诸如照片/消息已读不回、照骗等情况,多少会让人内心觉得不舒服。个人无法改变这样的环境,但可以选择喜欢的环境,只是虽然明确这样的道理,难免不自觉的陷入苦恼。 你觉得呢? 豆包 这种现象确实反映出了一些问题。在同志社交中,过度依赖外貌和身材作为首要筛选条件,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人的内在品质和其他重要特质,这是一种比较片面和肤浅的社交方式。 社交软件的便捷性使得这种倾向更加明显,“照骗”、已读不回等情况也确实容易给人带来负面的感受和心理困扰。 然而,我们也应该认识到,这或许不仅仅是同志社交中独有的问题,在更广泛的社交领域中,外貌和第一印象的影响也普遍存在。 虽然个人难以改变整个社交环境,但正如您所说,可以选择适合自己、让自己感到舒适和积极的社交圈子。而要真正
我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写这些到底合不合适,因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本来需要的是开心的基调,但实际上自己是不太开心的,这种原因掺杂太多因素,也不太想谈为什么。 今天花了一整个下午,顶着大太阳骑着自行车,傻了吧唧的到滹沱河边坐着,看着人们在闲暇时间里垂钓、带着妻子孩子在这里郊游,心想这种生活真是棒极了,而看着自己坐着那里很长时间,莫名觉得自己很是奇怪,我到底在做什么呢? 只是心里觉得闷得慌,况且是在今天,我似乎被所有人遗忘一样,连我关系最亲密的人,似乎对我也不太了解,其实互相也不是很了解,这让我失落之余,不由得思考起来: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,才是通往爱的最好捷径? 凭借自己入圈这么多年,毫不客气的说自己身经百战,恋爱的次数也是不多也不算少,面对一场又一场的开始,我一直努力的去做好,尝试着折腾起那些油盐酱醋、控制自己粘人的性格、喜欢对方所喜欢的。倒腾那么久,最终还是落了个失败的下场,我能得到的是,我的浑身上下都能找到与他们在一起的成果:爱喝柠檬水、迷恋CK的味道、喜欢孙燕姿的歌等等,他们身上、房间的味道,在自己某时某地再嗅到相同的味道时,我的大脑告诉我这是曾经、这是过往。 一向记忆力很差
再过几日,安子就要离开了。我不知他将去往何方,他亦未曾对我言明,或许是去一个临近故乡之地。反正我们之间并无亲密关系,即便曾经有过,如今也已荡然无存。忘记是哪天,家门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这让正处于发呆状态的我被拉回现实,原以为是邻居有事。开门的瞬间却发现是安子,我着实被吓了一跳。“是谁啊?”屋内的爸爸问道。“没……没……哦……是朋友……”我慌里慌张地回答道。安子欲进屋,我推搡着阻拦他,让他在门口等候,随后跑回房间套上大衣便拉着他出门了。夜色中,我疾步走在前方,步伐如风,而他却拖沓缓慢,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钧重量。这巨大的反差,让我前行得格外吃力,此时的我只是想把他带得远远的就打道回府,不想藕断丝连……那散发着昏黄光线的路灯,像是沉默的守夜者,沿着路边整齐地排列着,一直延伸向无尽的远方,不知何处是尽头,但我想总归会有一个尽头……于是我停下脚步,松开拽着他的手:“你为何还来找我?”“不可以么?”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委屈。“不可以,因为我们已毫无瓜葛!”“没关系就不能找吗?”眼神中满是倔强。“……”我一时语塞,面对他这异于常人的思维,我竟无力反驳。过了一会,他的声音突然低沉起来:“我只是来告
我说过:我是个怀旧的人,喜欢回忆过去,那些人、那些事,与我擦肩而过的…… 为什么去回忆?是太喜欢?太悲伤?太快乐?或是太过于刻骨铭心?总之,那些自己所经历的,都是曾经有的,也可能就是自己怀念吧…… 还记得那天,风萧瑟的吹,没有任何怜悯的吹向站在黑夜中的人,手中的表一秒一秒走过,一个小时,两个小时,慢慢流逝的是时间,沉淀的爱,苦苦等待的人。 所有的一切将要结束,在这个令人打颤的冬夜。可能已经伤过、哭过了。此刻已没有什么难过,递给他的戒指,当初想过那曾套在谁的手指上,现在又代表什么呢?日日夜夜的担心和不安,最终成为现实。 一切都好好的吧,没什么要哭个死去活来的,两个人相见时只是笑着,就当做两个人最后美好的记忆吧!破碎的心也需要完整的残片,作为这个无名的坟墓。 何必去回忆? 它们都是伤,回忆只会徒增悲凉,那些我抓不住的,在回回挣扎中不舍的放开,何必去回忆!它们都是疤,再去揭成血肉模糊的疼痛,过去什么感觉,什么滋味都忘了,因为讨厌。 记忆中的我都很迷茫,为什么?为什么?为什么会这样子呢?当我寻找原因时,这才发现自己什么理由都没有。 停止吧!就这样停止吧!何必去回忆?好不容易遗
Mr.lim
博客重地,播撒情绪。